装修合同关于甲醛事项(甲醛价格走势分析图)

一、装修合同关于甲醛事项
╞
装修合同约定禁用劣质材料 室内甲醛却超标近2倍 甲醛超标背后的行业潜规则
购置房屋并进行装修,本应是一件让人“幸福感”十足之事,却不想因甲醛超标引来麻烦。消费者说,“根据装修合同约定,要求对方在采购装饰材料时禁用劣质产品,更不可选用对人体有害的材料进行装修。”装修方却认为,“装饰材料是否存在甲醛超标现象,并不是他们所能左右,材料销售商才应该对此事负责。”调查发现,眼下的家装市场不仅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有害物质含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甲醛检测同时,作为新兴业态的室内环境检测和治理市场,也因为监管手段缺乏,无证机构层出不穷。医学专家表示,室内甲醛污染已成为儿童白血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必须引起重视。家装市场有害物质如何限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
┹
﹄
市民遭遇:甲醛超标引发合同纠纷
┵
╞
范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由合同约定的装修工程,竟会生出如此之多的“事端”,结果不仅浪费钱财,还威胁到了家人的身体健康。
╧
4月17日上午,家住淄川的范颖向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显得有些激动,其装修完已近2个多月的住宅,甲醛含量依然超标严重,根本无法居住。“不仅如此,负责装修的施工方还一直‘扯皮耍赖’,称此事与他们没有关系,让我找材料商讨说法。”
╃
据范颖介绍,几个月前,她从淄川松龄路与淄城路路口附近购买了一套二手高层住宅,3月初开始筹备对房子进行装修,在熟人的介绍下,将装修工程委托给了一个私人装修团队。“之所以找熟人干这个活,就是为了图个放心,不料最后竟出了这种事。”范颖告诉记者,装修前,她与对方签订了装修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将住宅内的施工装修以4.5万元的价格以打包的方式承包给了对方,除了灯具与电器以外,剩余几乎所有的装修工作都交由对方全权负责。
装修工作用时20多天,装修结束后,范颖与家人对新房进行了查验。“当时就发现新房内刺鼻的气味特别重,怀疑是甲醛超标所致,而对方则解释称刚装修完的房子都是这样,需要晾一段时间才能入住。”范颖说,出于对家人健康的考虑,她随后找到了一家检测机构,而检测结果让她惊出一身冷汗。“室内甲醛超标近2倍,属于中度污染,根本达不到居住要求。”范颖介绍说,根据装修合同约定,她要求对方在采购装饰材料时禁用劣质产品,更不可选用对人体有害的材料进行装修。
当天下午,根据当事人提供的信息,记者联系上了这个装修团队一名姓宋的负责人。对方告诉记者,其承包上述装修工程的方式确为大包,但在选购装修材料的过程中,当事人也参与并对部分材料进行了指定。“装饰材料是否存在甲醛超标现象,并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材料销售商也应对此事负责。”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与各材料销售商进行沟通,就当事人提出的赔偿要求与之进行协商,争取尽快协调解决此事。
┋
记者调查:家装市场背后的行业欺诈
╊
4月18日至19日,记者在对淄博家装市场进行走访后发现,目前,本地家装市场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
┛
╃
4月18日上午,在位于张店区新村西路与西二路路口附近的一处装饰材料市场内记者看到,许多销售装饰材料的商家都打出了“环保”“无毒”的广告宣传语,但材料的品质是否真如广告所言,许多市民对此表示“根本摸不着底”。记者以一名消费者的身份走进一家板材销售门店,在了解了记者的采购意图后,店老板立即向记者推荐起了自己的商品。
┛
“是自己家里装修吧?这款板材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了,保证无毒环保,要知道‘便宜没好货’,这款的价格虽然贵了点,但用起来放心才是关键。”在这家装饰板材销售门店内,店老板的上述推销方式,似乎很容易抓住消费者追求健康环保的普遍心理,但当记者要求对方出具与该装饰材料有关的质量合格报告时,对方拿出的却是一张另一品牌板材的3C认证证书。
╩
18日下午,记者又来到了位于昌国路与世纪路路口的另一处装饰材料市场,当记者以一名装修公司工作人员的身份对市场进行走访时,竟发现了另一种行业“潜规则”。在一家某品牌衣柜的定制门店内,店员在向记者推荐材料型号时,有选择性地介绍起了“利润”较高的产品。“这种材料可以让到8个点,比品牌材料能多让3个点,质量还不错,你可以向客户重点推荐一下。”该店一名女店员说。“这个材料环保吗?会不会甲醛含量太高?我的客户要求必须用环保材料。”记者说。“到时候想办法给你出个证明就行。”对方说。
╔
┄
根据这名店员的说法,所谓8个点即是衣柜销售价格的8%,以售价1000元的衣柜为例,装修人员若可说服消费者购买这款衣柜,便可以获得80元的回扣。那么,除甲醛“出个证明”又是怎么回事?4月19日,淄博当地一家正规装饰公司的总经理王焕广向记者透露,家装市场的原材料销售商向装修人员提供回扣的行为,是行业中存在已久的潜规则,小到锁具、马桶,大到瓷砖、板材,不同材料根据售价和利润的不同,回扣也不相同。“除此之外,目前,随着家装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许多室内环境检测和治理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其中也不乏为追求利益、乱出报告的商家。”王焕广表示。
╄
延伸思考:致癌甲醛的维权根治之困
┬
═
4月19日,记者在对室内环境检测机构、室内环境治理机构这一市场的调查中发现,眼下,由于监管手段的缺乏,市面上许多无证的机构却在从事着室内环境检测和治理的业务。“室内环境检测和治理,是家装行业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从表面上看,这一机构的出现能够为消费市场提供诸多帮助,但如果缺乏监管,则会诱发更多的行业乱象,进而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王焕广说。
╇
甲醛超标的装饰材料究竟对人体有着怎样的伤害?4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血液科教授孙春艳介绍说,从临床上讲,受甲醛污染严重者会出现咳嗽不止、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同时,甲醛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致癌和致畸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可引起呼吸道疾病、新生儿畸形、急性精神抑郁症,严重时可导致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癌症。”孙春艳说,根据《中国癌症登记年报》统计,我国0-14岁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为3.44/10万,而医学研究证明,室内甲醛污染已成为儿童白血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
┚
┌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前,国家已发布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甲醛检测标准,根据我国《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8毫克/立方米。如此,面对住宅装修可能出现的甲醛超标问题,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20日下午,山东鹏飞律师事务所主任傅强律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因住宅装修引发的合同诉讼纠纷呈上升趋势,其中包含了装修设计、选材、施工、验收、环保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装修设计的环保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面对因装修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等问题,多数消费者却显得无所适从。”傅强告诉记者,在实施装修前,市民应与装修公司签订正规的装修合同,甲醛治理对于甲醛污染等环保问题可能引发的纠纷,应该在合同中作出明确的说明。“同时,鉴于眼下家装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有害物质含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现状,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关于装饰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技术规范,为今后规范生产安全环保装饰材料提供规范性标准,以此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傅强说。
╀
│
┺
二、甲醛价格走势分析图
╜
【导语】:9月华南国产抵港减量的预期并未实现,反而在首周实现激增;市场刚需在连日上涨的甲醇面前已经举步维艰,持货商更是在获利之后欲行了结;9月下旬进口船货纷沓而至,较强的到船预期下,华南市场的价格瓶颈是否已经来临?
┬
【国产到船超出预期】
据隆众统计,9月3-8日华南主港社会库累计接收国产甲醇2.86万吨,其中国产煤制甲醇抵港1.6万吨,天然气制甲醇抵港1.26万吨,远超8月同期1.61万吨的数量。
═
8月下旬,广西华谊负荷下调,直到本周初才恢复至满负荷生产,但前期的产能亏空并未使得船货外发量减少。
╋
8月份,甲醛治理公司广东主港社会库接收的煤制甲醇仅有9000吨,而9月份首周抵港的数量就已经远远超过8月份整月的货量,且随着华谊装置负荷的提升,9月预抵计划量或许将只增不减。而另一方面,海南发至广东的天然气制甲醇数量也在本周实现增长,煤制与天然气制甲醇之间的博弈,有望在9月份全面接触。
图 9月首周华南甲醇社会库抵港占比
┲
┷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
╔
【刚需市场举步维艰】
╪
│
┹
随着期货主力价格在周内连创新高,华南甲醇现货价格也水涨船高,但强资本的期货市场并不能全权代表整个甲醇行业的走势。在期货市场进入资本狂热的同时,甲醛检测公司华南的终端市场却已经举步维艰。以甲醛为例,甲醛产业贯穿整个华南甲醇市场,多年来始终稳坐华南刚需的第一把交椅。但目前华南市场的甲醛利润已经不在,作为微利行业,甲醛检测以走量为主的甲醛销售已经面临两难局面。本周广东珠三角地区甲醛送到价在1470-1480元/吨附近,但同期甲醇送到价格已经来到3000元/吨以上,以0.45/吨的单耗计算,目前利润甚微,甚至已无利润可言,而板材出口方面已无去年欣欣向荣的局面,甲醛售价抬无可抬。进入9月份,伴随着甲醛利润持续萎缩的,是整个华南甲醇市场愈发清淡的询盘,当前甲醛产业现状只是近期众多刚需的一个缩影,醇基燃料等零散需求亦如是。
╖
图 珠三角地区甲醛利润趋势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
╪
╕
【价格瓶颈】
┳
据隆众了解, 9月下旬广东地区仅进口到船计划量在6.5-8.5万吨(不包括临时改港货船),远超8月同期3.85万吨。且9月份国产货源方面的补充将越发积极,纵使存在“金九银十”的传统上涨阶段,甲醛治理公司但市场在经历了期货猛拉、需求迟滞、到货激增后,还能有多少上行空间?
┬
综上所述,终端市场的低盈利情况与当前甲醇的高价位形成鲜明对比,隆众认为,区域基本面未能达成动态平衡,月内的涨势将会十分有限,节前的补货氛围也许能带动一部分刚需补充,但若想持续推涨,目前的华南市场或许将承受不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