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测甲醛的仪器准吗(网上卖的测甲醛仪器准吗)

一、网购测甲醛的仪器准吗
距上次“自如甲醛房”事件还不到半年,除甲醛甲醛又重新挑起了大家的情绪:
千挑万选避甲醛,到头来竟然没有靠谱的测量工具!
┞
┶
装修后很多人都会注意甲醛和TVOC的情况,但又无力承担高昂的专业检测,所以会购买家庭便携式甲醛检测仪。
┨
╂
懂哥到某东搜索“家用甲醛检测仪”几个字,瞬间就出来了100页结果,粗略数了一下,大概有超过380种品牌!
╔
┎
个别爆款商品光评价就到了几十万,销量之火爆,可见大家有多想搞清自家甲醛有没有超标。
然而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也像懂哥的方法一样,网购41款销量最大的(注意都是爆款哦)便携甲醛测量仪,竟然全部不合格!
┓
┃
专家测量的项目就两个——
┳
甲醛浓度示值误差:跟专业检测仪器对照,看看测得准不准;甲醛浓度示值重复性:同一环境重复测试,看看数值一致不一致。
┥
┋
╛
结果大家想必也知道了,40几台检测仪,少则一两百,多则近千,全像个傻子一样乱蹦数:
╬
║
▲实验环境都人为释放甲醛了,甲醛检测公司这位好像还在梦游,示值为0
┱
▲这个虽然有数值,甲醛治理公司但是和实验室释放的甲醛浓度0.12mg/m相差了2倍,甲醛超标完全检测不出来
┽
▲这些无良产品无一靠谱、给人严重误导就罢了,这个疑似阿格瑞斯品牌的产品,还把产品检测报告数字直接改了,涉及伪造、虚假宣传。
┛
╧
┛
专家也解释了便携式甲醛检测仪为什么测不准:
┗
1、工作原理问题
╛
专业实验室使用泵吸式检测设备,精度高;便携式检测仪是扩散式采样,甲醛检测从飘忽不定的空气中采样,测得准才怪。
┶
╟
╨
2、校准问题
╪
专业测试设备每年都要进行仪器校准,校准费用甚至超过了购买一台便携式检测仪的费用,这个是普通家庭承受不起的。
┷
其实早在2017年,就有质检部门检测过家用甲醛检测仪,除甲醛同样是“全军覆没”。
╜
然鹅,某东某猫上那些鸡肋检测仪至今仍然在售,懂哥大写的服。
┡
╓
╇
还是那句话,不想和甲醛亲近,除甲醛公司还是从装修源头避免吧。我们之前的秒懂甲醛消除法也请大家再温习一遍。
┙
╭
《甲醛超标紧急攻略:用这些战胜装修污染》
┰
虽然甲醛问题让人绝望,但也有些除甲醛新思路。根据IKEA today报道,宜家最近开发了一种科技面料,表面覆盖了光催化剂,通过光触媒作用能够分解甲醛、油烟等污染物。
╩
宜家的产品开发Mauricio Affonso在视频中表示这项技术会用来研发一款能净化空气的窗帘GUNRID,预计2020年上市。
点击查看视频
╙
﹃
┒
01:33
╇
╆
这层光催化剂到底是啥?国外媒体猜测可能是二氧化钛,假若真的是二氧化钛,那只能净化有机物(不能过滤PM2.5),不过和购买不靠谱的监测仪相比,还是希望今后这样的技术越多越好。
┦
┄
举报/反馈
┮
╧
二、网上卖的测甲醛仪器准吗
阿里员工王某在今年1月租住自如的房间,半年后患急性髓系白血病身故。去世后,其妻检测其所住房间发现甲醛超标,家属计划起诉自如。最近的这则新闻让房屋装修的甲醛超标问题再次引起关注。新闻背后,不仅是自如租客,很多市民也对自家房屋的甲醛问题特别担心,但是请专业机构检测流程复杂,价钱也高昂,于是,在淘宝等购物网站上,家用甲醛检测盒成了热销品。
┧
﹃
这种检测盒使用起来,首先要将房间密闭一个小时,然后将一小盘特制溶液静置在被检测空气中半个小时,最后倒入显色剂,通过与色卡对比,就可以读出被检测空气中甲醛浓度值。
━
╢
╝
记者从网站上看到,这些甲醛检测剂并不算贵,普遍在30多元到50多元,销量都非常高,甚至一个月能卖出4万多份。
┩
室内空气自测盒真能测试甲醛浓度吗?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钱华教授认为,的确能测,不过精确度不高,测量效果与我们的鼻子差不多,“只能说买个测了玩玩。”钱华教授告诉记者,关于室内甲醛浓度,国家有两个标准,一个是0.08mg/m3,一个是0.10mg/m3。钱华教授团队曾做过一项调查,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没有鼻炎者在户外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然后进入室内判断甲醛是否超标,通常情况下是可以分辨出的。当然,无论是用自测盒还是靠鼻子来闻,都不太精准,想要了解室内甲醛浓度最好使用规范仪器。钱华教授团队检测发现,新装修房,尤其是自住房屋,充分晾晒以后,甲醛超标情况会大大降低。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内科程坚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每个人的自身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接触化学物质的人都会得白血病。
╞
╫
白血病是一种老少“通吃”的疾病,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的青壮年和青少年,另外,由于环境因素,有些行业会出现白血病高发的现象,如放射线工作人员,与化学物质长期密切接触的人员油漆工人、化工工人,长期接受放射线治疗且防护不严的病人等。由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因此很难预防,但是由于白血病属于免疫系统的疾病,因此专家建议要减少熬夜时间,增强免疫力。在装修时,要选择符合环保要求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入住前要开窗通风,等到有毒气体排出去以后,才可入住。对于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据《扬子晚报》
╚
╒
┈
举报/反馈
┤